那年初夏,母親被中榮神經內科賈主任確診罹患ALS 39歲的我辭掉工作,陪伴母親對抗那個當時鮮為人知的「怪病」 身為大家族長女的母親,結婚前是幼稚園教師,聰慧伶俐,勤奮獨立 總是把自己打理得 光鮮合宜,經歷過戰爭的她,堅韌有紀律, 豈能容忍自己白髮見人,衣襟沾上食物碎屑?何況生活大小事都要依賴他人…... 從聲音沙啞說不出話 從指尖乏力無法擰毛巾梳洗到完全失能 病魔一點一滴剝奪所有動作能力 母親逐漸被ALS冰凍住了 無助憤怒的眼淚也抗議不了這殘酷的命運 每每親朋來訪總令她嚎啕大哭 肢體無力,不留意便整個人像木棍般後仰摔跌,把我們嚇得魂飛魄散 甚至從輪椅前仆,鼻骨斷裂,母親一臉驚恐,外甥女和我哭成一團,還好隔壁的堂兄速召救護車...... 冬天時,一次肺炎,母親住進加護病房,口內管摩擦嘴邊滲血,驚懼的眼神,猶在眼前…心痛不已的我簽了氣切手術同意書。自此,母親不曾離開醫院的 507病房。 許多個夜晚在母親病榻旁,小聲誦經祈福,親見她受病苦折磨,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,為人子女無法代受,真真痛徹心扉! 農曆年過了 春天來了 母親還是被困在病床,沒機會外出曬曬太陽,享受和風輕拂 似乎,鼻胃管,氣切管,尿管,就定義母親的重症,完全被限縮在斗室,唯有仰望天花板… 過了母親節,院方評估病況穩定,可以出院 正要購置病床,母親就離開人世了...... 曾經以為送走母親,便要回到職場。 然而,卻在(台)北榮(總)高克培主任、蔡清標醫師以及社工、志工隊的幫助下 投入籌組協會,跟隨徐大夫、沈老師、心蓓 …...一起打拼至今。 每次國際會議,我們都大開眼界,原來漸凍人不必然是「看天花板的人」 我們可以藉由各項輔具趴趴走,我們不該被限縮而忘記自己,也可以活得精采 擁有炙熱靈魂,發揮生命的光熱 所有的努力,只是希望 能讓後來的病患和家屬,少受一點苦,少走一點冤枉路 不要再有人於暗角哭泣 不要再有人孤獨無依地 無語問蒼天 也許,重擔仍然存在,但是,相信我 together is better! 以此 紀念我的母親 (作者:游淑華) 難行能行的堅持 「1996年7月,我母親過世,同年10月,開始參與籌備協會,隔年7月26日,協會正式成立。」回想起二十多年前投入協會的因緣,常務監事游淑華有點感性,那些年份、日期宛如刻入了生命的年輪,母親因漸凍症離開,她不希望再有人經歷相同的苦難,於是,協會的誕生承載著一種寄託與希望,而扶持和呵護協會的成長,就成了她畢生的使命。 創會初期,淑華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秘書長,家住台中的她,每天坐客運到台北上班,她笑著說,創會初期人少事不少,大家又沒有經驗,完全靠著熱情摸索,即便忙到深夜,坐上車還是繼續辦公。隨著工作漸漸上了正軌,在北中南三區建置辦公室,聘有專業社工與治療師團隊,她對於協會的愛一直沒變,除了擔任常務理監事,參與核心管理工作之外,在中南部積極串聯和募集資源,利用閒暇關懷訪視病友,每年歲末送暖活動,都會前往機構探望病友。 「這一路,辛酸、心酸的經驗太多了」,回憶起創會時步履維艱,淑華自嘲到,「但是,22年來專注於病友與家庭服務不曾斷炊,衷心感動於社會大眾給予的溫暖鼓勵與支持。受到病友與家屬的肯定、獲得社會大眾之信任和託付是最感欣慰之處。」 (摘自2020年2月號漸凍人協會《見動》雙月刊<一盞燈、一個家、一份共同的期盼>) 尊重、支持、協助是關懷的體現。 — 游淑華
0 評論
發表回覆。 |